電線電纜垂直燃燒試驗機產(chan) 品標準及組成
電線電纜成束燃燒試驗機本試驗箱符合IEC 60332-3-10,GB-T18380.31/32/33/34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第31部分: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試驗裝置,用於(yu) 檢測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纜或光纜在規定條件下抑製火焰垂直蔓延的能力的儀(yi) 器,是電力電纜、控製電纜、光纜等成束燃燒試驗的*裝置。
電線電纜垂直燃燒試驗機產(chan) 品標準及組成
儀(yi) 器外形及其概述
電氣控製箱 |
廢氣處理塔 |
燃燒箱 |
燃燒箱 |
電氣控製箱 |
廢氣收集塔 |
此成束電線電纜燃燒機是嚴(yan) 格按照GB/T,等效采用 IEC60332‐3‐10:2000標準生產(chan) ,用來評價(jia) 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或光纜在規定的條件下抑製火焰垂直蔓延的的能力,經濟適用並大量被電線電纜行業(ye) 廣為(wei) 使用。
實驗裝置是一個(ge) 長2500mm,寬3200mm和高4500mm的自立箱體(ti) ,箱底高出地麵。試驗箱的周邊密封,空氣從(cong) 箱底距前牆150mm處打開一個(ge) 800mm×400mm的進氣口流入箱內(nei) 。在箱頂部的後麵開一個(ge) 300mm×1000mm的出氣口。試驗箱的後牆和兩(liang) 側(ce) 采用傳(chuan) 熱係數約為(wei) 0.7W∙m-2∙K-1的熱絕緣,鋼梯與(yu) 試驗箱後牆之間的距離為(wei) 150mm,鋼梯下麵得橫檔距地麵400mm,電纜試樣的低處距地麵約100mm。
儀(yi) 器技術性能燃燒室部分:
1、外形(總體(ti) 空間)尺寸:2500mm(長)*3200mm(寬)*4500mm(高)
2、材質:傳(chuan) 熱係數為(wei) 0.7W∙m-2∙K-1的熱絕緣,即包覆65mm厚礦物纖維的不鏽鋼板
3、空氣源:控製通過箱體(ti) 空氣的氣體(ti) 流量為(wei) (5000±500)L/min,試驗過程中能穩定空氣流速。試驗完畢後強行停止燃燒的噴灑裝置
4、鋼梯類型:寬500mm標準型鋼梯 寬800mm寬型鋼梯
5、排放淨化物裝置:試驗箱有不會(hui) 改變通過試驗箱空氣流量的收集和洗滌煙塵裝置
6、引燃源:包括一個(ge) 或兩(liang) 個(ge) 帶型丙烷燃氣噴燈及其配套流量計和文丘裏混合器。其供火表麵應為(wei) 鑽有242個(ge) 直徑為(wei) 1.32mm孔徑的扁平金屬板,這些孔的中心距離為(wei) 3.2mm,分三排交錯排列,每排分別為(wei) 81、80和81個(ge) ,分布在標稱尺寸為(wei) 257×4.5mm的範圍內(nei) 。另外,在噴火板兩(liang) 側(ce) 各開一排小孔,這些導向孔可保持火焰的穩定燃燒。
a) 每個(ge) 噴燈配備轉子流量計準確控製丙烷和空氣流入速率。
b) 100kPa和20℃的基準條件下,試驗的氣流速率:
空氣(77.7±4.8)L/min 丙烷(13.5±0.5)L/min
7、引燃源位置:噴燈水平放置,距電纜試樣前表麵(75±5)mm,距試驗箱底部(600±5)mm,並與(yu) 鋼梯軸線對稱。噴燈供火點應位於(yu) 鋼梯兩(liang) 根橫檔之間的中心,並且距試樣下端至少500mm
8、觀察窗:鋼化玻璃觀察窗一個(ge) ,周圍用不鏽鋼包邊
9、排風係統:螺旋式排風扇2個(ge) ,密封推拉板為(wei) 2.0mm為(wei) 不鏽鋼
10、進風口:1個(ge) (ф160mm)
11、底部固定架:采用40mm*40mm方通製作
試驗部分
1、燃燒試驗箱2000mm(長)*1000mm(寬)*4000mm(高)
2、帶型丙烷燃氣噴燈2個(ge) (如圖)
3、寬500mm標準型鋼梯、寬800mm寬型鋼梯
4、370W單相水泵1個(ge)
5、內(nei) 焰接觸點標示尺1個(ge)
6、紙尺寸示尺1個(ge)
7、試驗長度尺1把
8、試驗固定架:材質:鋼板經細加工後烤漆,為(wei) 純黑色
注意事項
1、試驗前,先接好液化石油罐膠管用調壓閥,然後將信號控製線連接起來,接通控製箱的電源開關(guan) ,檢查連接正確無誤,應注意有無漏氣。如無漏氣,方可將電源開關(guan) 打到開的位置上。打開氣瓶總閥,旋開調壓閥開關(guan) ,乙炔減壓閥的高壓表指示的壓力應在0.01~0.02Mpa(此為(wei) 出氣的工作壓力),如超過0.02Mpa會(hui) 有危險,可能會(hui) 有漏氣現象。
2、試驗結束後應關(guan) 掉電源開關(guan) 和氣瓶總閥,確認無燃燒物冒火,才可離開現場。
試驗方法
1、試樣選擇
a 試樣應由若幹根等長的電纜試樣段組成。每根電纜試樣段的小長度為(wei) 3.5m
b 電纜試樣段的總根數應使總體(ti) 積中試樣所含非金屬材料
c 試樣應在表(1)中規定的範圍內(nei) 進行選擇。
d 試驗前作為(wei) 試樣的電纜試樣段應在(20±10℃)下放置至少16 h。電纜試樣段應是幹燥的。
2、電纜試樣段數量的確定
a 為(wei) 計算電纜試樣段的數量.應確定一根電纜試樣段每米所含非金屬材料的體(ti) 積。
b 小心截取一根不小於(yu) 0.3 m的電纜段。其截麵與(yu) 電纜軸線成直角以便能精確測量其長度。
c 每種非金屬材料(包括發泡材料)的密度應采用適當方法測量,測得的數據約到小數點後第2位。
d 從(cong) 電纜段上剝下每一種非金屬材料Ci並稱重。任何小於(yu) 非金屬材料總質量5%的材料應假定其密度為(wei) 1 kg/dm3
e 如果半導電屏蔽不能從(cong) 絕緣材料上剝離.可以視為(wei) 一體(ti) 測量質量和密度。
每種非金屬材料Ci的體(ti) 積Vi ( I. /m電纜)按下式計算:
其中:
Mi—材料Ci的質量,單位為(wei) 千克(kg);
pi—材料Ci的密度,單位為(wei) 千克每立方分米(kg/dm3);
l—電纜試樣段的長度,單位為(wei) 米(m)
每米電纜所含非金屬材料的總體(ti) 積V等於(yu) 各種非金屬材料體(ti) 積V1,V2等的總和。
將試驗標準規定的每米體(ti) 積除以每米電纜非金屬材料的總體(ti) 積V得到需要安裝的電纜試樣段根數。取較接近的整數(0.5以上進位至1)安裝到鋼梯上。
3、試樣安裝
1)一些截麵超過35 mm2的電纜
對於(yu) 至少有一根導體(ti) 截麵超過35 mm2的電纜.每個(ge) 電纜試樣段應使用金屬線(鋼線或銅線)分別固定在鋼梯的各個(ge) 橫檔上。直徑50mm及以下的電纜采用直徑0.5 mm~1. 0 mm的金屬線。直徑50 mm以上的電纜使用直徑1.0 mm~1. 5 mm的金屬線。
電纜試樣段應呈單層安裝在鋼梯前麵。電纜試樣段間的間隔應為(wei) 0.5倍電纜直徑。但不超過20 mm。無論采用標準鋼梯還是寬型鋼梯.試樣邊緣與(yu) 鋼梯內(nei) 側(ce) 垂麵的小距離應為(wei) 50mm
標準鋼梯上試樣的大寬度應為(wei) 300mm。寬型鋼梯上試樣的大寬度應為(wei) 600mm。
安裝電纜試樣段時.*個(ge) 電纜試樣段應大致位於(yu) 鋼梯中心。其後的電纜試樣段在兩(liang) 側(ce) 添加。以使全部電纜試樣段大致排列在鋼梯的中心。
(寬型鋼梯單層間隔安裝)
對於(yu) AF/R類電纜采用標準型雙層間隔安裝,具體(ti) 操作請參照(表1)
安裝時每個(ge) 電纜試樣段應使用金屬線(鋼線或銅線)分別固定在鋼梯的各個(ge) 橫檔上。直徑50 mm及以下的電纜采用直徑0.5 mm~1.0mm的金屬線。直徑50 mm以上的電纜使用直徑1.0 mm~1. 5 mm的金屬線。
使用標準鋼梯,試樣應至少包括4根電纜試樣段。至少兩(liang) 根電纜試樣段應安裝在鋼梯後麵。
試樣需要4個(ge) 以上電纜試樣段時,相繼安裝的電纜試樣段應交替安裝在鋼梯的前麵和後麵。
整個(ge) 試樣應如下安裝:
—一層(前麵或後麵)中電纜試樣段間的間隔應0.5倍電纜直徑,但不超過20 mm;
—單層大寬度應為(wei) 300 mm;
—試樣邊緣與(yu) 鋼梯內(nei) 側(ce) 垂麵的小距離應為(wei) 50 mm;
—安裝在鋼梯後麵的電纜試樣段應位於(yu) 鋼梯前麵試樣段之間間隔的中心;
—全部電纜試樣段大致排列在鋼梯的中心(如下圖)
(標準鋼梯雙層間隔安裝)
2)一些截麵為(wei) 35mm2及以下的電纜
對於(yu) 一些導體(ti) 截麵不超過35mm的電纜。電纜試樣段應分別或成組的采用直徑0.5 mm~1. 0 mmmm的金屬線(鋼線或銅線)固定在鋼梯的各個(ge) 橫檔上。
電纜試樣段應呈相互接觸的一層或多層安裝在標準鋼梯前麵,試樣的大寬度應為(wei) 300mm。試樣邊緣與(yu) 鋼梯內(nei) 側(ce) 垂麵的小距離應為(wei) 50mm。
安裝電纜試樣段時.*個(ge) 電纜試樣段〔組)應大致位於(yu) 鋼梯中心。其後的電纜試樣段吸組)在兩(liang) 側(ce) 添加。以使全部電纜試樣段大致徘列在鋼梯的中心。
如果*(或其後)層用完了鋼梯的全部寬度。還需要使用第二(或更多)層。第二(或其後)層的*個(ge) 電纜試樣段心組)應大致位於(yu) 鋼梯中心。其後的電纜試祥段心組)在兩(liang) 側(ce) 添加。以使第二〔或其後)層全部電纜試樣段大致排列在鋼梯的中心。
如果試樣需要使用大量的電纜試樣段。可以采用規定的金屬線構成平坦的電纜試樣段組安裝在鋼梯橫檔上。每個(ge) 電纜試樣段組大寬度為(wei) 5個(ge) 電纜試樣段。為(wei) 保證*性。推薦將相鄰的電纜試樣段組緊貼在一起固定在每根橫檔上。以確保電纜試樣段相互接觸
(標準鋼梯單層接觸安裝)
4、供火時間
AR/F、A、B類電纜供火時間為(wei) 40min,C、D類電纜供火時間為(wei) 20min此後應熄滅火焰。通過試驗箱的空氣流流量應維持到電纜停止燃燒或發光.或者維持到長1 h.此後應強行熄滅電纜的燃燒或發光。
5、試驗結果評價(jia)
電纜燃燒或發光停止或被熄滅後。應將試樣擦於(yu) 淨。擦於(yu) 淨後。如果原表麵未損壞。所有煙灰都可忽略不計。非金屬材料軟化或任何變形也忽略不計。火焰蔓延應通過損壞範圍來測定。損壞範圍為(wei) 噴燈底邊到炭化部分起始點間的距離,單位為(wei) m,精確到2位小數。炭化部分起始點的確定如下:
用鋒利物品。如刀口,按壓電纜表麵,表麵從(cong) 彈性變成脆性(粉化)的地方表示是炭化部分起始點。
6、性能要求
對特定型號或種類的電線電纜的性能要求應在相關(guan) 電纜產(chan) 品標準中單獨的規定。在沒有給定的性能要求時,即是在鋼梯前麵還是後麵,測得的試樣大炭化範圍,都應不高於(yu) 噴燈底邊2.5m。
7、複檢步驟
試樣未通過本試驗,有爭(zheng) 議時,應按上述的規定再進行兩(liang) 次試驗。如果兩(liang) 次試驗結果均符合所述要求。則應認為(wei) 該電線電纜通過本試驗。
8、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如下信息:
i)被試電纜的完整描述;
j)被試電纜的生產(chan) 廠家;
k)執行試驗參照的標準部分;